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十三五”期間,我國充電設施網絡建設發展快速,有效支撐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2015年之前我國公共充電樁數量不足5萬根,但是截止到2020年12月底,我國公共充電樁數量就已經達到80.7萬根。其中居民區14.5萬根,占比18%;私人專屬充電樁從以前的少于1000根,已經發展到超過87萬根;公共充電站從以前的少于2000座,發展到如今的超過6.38萬座;換電站數量從少于10座發展到現在的555座。我國公共充電站已經形成十縱十橫兩環高速路充電網絡。充電設施覆蓋全國450座城市,覆蓋率約為90%,2020年全年充電量約為100億度。與此同時,充電設備制造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跨界融合的產業格局。其中,特來電的充電樁數量達到20.74萬根,星星充電達到20.51萬根,國家電網為18.14萬根;奧動新能源建成286座換電站,蔚來汽車有175座換電站,杭州伯坦也建有94座換電站。
“十三五”期間,充電領域實現了諸多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充電安全防護技術”、“無感支付技術”、“快充快換技術”、等都已開始應用。‘十三五’期間基本解決了我國充電設施從無到有的問題。”“充電設施布局技術、智能充電技術、充電安全技術、電能互動技術、云平臺大數據技術等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服務于不同車輛、不同應用場景。此外,柔性充電、有序充電、無線充電等新技術開始示范應用;換電模式、大功率快充、無線移動充電等方式,可滿足更多應用場景;V2G、智能微電網區域電能協調等能源互動技術發揮電動汽車分布式儲能優勢,支撐起交通能源智慧化應用變革。目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已經有了一定規模,對于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根據中汽協的預測,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到180萬輛,同比增長40%。因此,2021年,私人隨車的充電樁將新增42.6萬根,其中小功率直流樁、私人隨車樁總數達到130萬根;公共充電樁將增長25.2萬根,保有量將達到75萬根,公共直流樁將增長11.1萬根,保有量達到13萬根,公共充電樁總數將達到117萬根;充電站將新增2.11萬座,充電站總量將達到8.5萬座。2021年車樁比將達到2.7∶1,進一步緩解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2021年充電設施標準也將進一步完善。一是修訂完成充電設施系統標準。以修訂1848.1標準為龍頭,著眼大功率充電、小功率充電放電、充電安全等技術,進行提前布局;二是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標準,完善現場檢驗消防安全等;三是重點開展V2G標準體系建設;四是完成無線充電操作標準。